園林綠化養護是指對園林綠地中的植物(樹木、花卉、草坪等)、設施及整體環境進行持續的管理和維護,以保證植物健康生長、景觀效果美觀持久,并充分發揮園林的生態、觀賞和休閑功能。
?
園林綠化養護是一項系統性工作,涵蓋植物生長全周期的管理,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植物養護
樹木養護:針對喬木、灌木的修剪、澆水、施肥、病蟲害防治等;
花卉養護:包括宿根花卉、一二年生花卉的花期管理、花后修剪、分株移栽等;
草坪養護:涉及修剪、灌溉、除雜、復壯等;
地被植物養護:如麥冬、鳶尾等的雜草清理、補種與更新。
設施維護
園林中的步道、座椅、路燈、噴灌系統、圍欄等設施的檢查、維修和更換,確保其功能完好、安全耐用。
環境管理
綠地清潔(垃圾清理、落葉清掃)、土壤改良(松土、透氣)、排水系統疏通等,維持園林環境整潔有序。
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差異較大,養護技術需 “因種制宜”:
1. 樹木養護技術
澆水:
新栽樹木:定植后 1-2 年需頻繁澆水(尤其夏季),保持根系土壤濕潤但不積水;成年樹木可根據季節降水調整,干旱時每月澆水 1-2 次。
澆水方式:喬木可采用樹盤灌溉、滴灌;避免高溫正午澆水,以防根系受刺激。
施肥:
春秋季為施肥關鍵期,以有機肥(如腐熟的羊糞、堆肥)為主,配合復合肥(氮、磷、鉀比例根據樹木需求調整:如觀葉樹增氮,開花樹增磷鉀)。
施肥方法:環狀溝施、穴施或葉面噴施(適用于補充微量元素)。
修剪:
修剪目的:調整樹形、促進通風透光、減少病蟲害、避免枝條過密或徒長。
修剪時間:落葉樹休眠期(冬季)適合重剪;常綠樹可在春季萌芽前修剪;花灌木需避開花期(如月季花后剪,紫薇花前剪)。
修剪要點:去除病弱枝、交叉枝、過密枝、萌蘗枝;保持樹冠勻稱,避免過度修剪影響樹木生長。
病蟲害防治:
預防為主:定期清理落葉、枯枝(減少病菌滋生),合理修剪(增強通風透光),冬季涂白(防凍、防蟲害)。
針對性防治:
病害(如白粉病、葉斑?。撼跗诳蓢娛┒嗑`、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;
蟲害(如蚜蟲、紅蜘蛛、天牛):蚜蟲用吡蟲啉,紅蜘蛛用阿維菌素,天牛人工鉤殺或注入敵敵畏乳油。
2. 花卉養護技術
澆水與施肥:
草本花卉根系較淺,需保持土壤濕潤但忌積水;球根花卉(如郁金香、百合)休眠期需控水。
生長期施氮肥促進枝葉生長,花期前增施磷鉀肥(如磷酸二氫鉀)促進開花,花后補肥恢復長勢。
花期管理:
及時摘除殘花(如月季、菊花),減少養分消耗,促進二次開花。
多年生花卉(如鳶尾、萱草)需定期分株(3-5 年一次),避免植株過密影響開花。
越冬保護:
耐寒性差的花卉(如綠蘿、一品紅)需移入室內或采取覆蓋(秸稈、地膜)、包裹(無紡布)等防寒措施。
3. 草坪養護技術
修剪:
遵循 “1/3 原則”:每次修剪高度不超過草高的 1/3(如冷季型草坪留茬 5-8cm,暖季型草坪留茬 3-5cm),避免過度修剪導致根系受損。
修剪頻率:生長旺季(春夏季)每周 1 次,秋冬季減少至每月 1-2 次。
灌溉與施肥:
澆水以 “深澆慢灌” 為宜,滲透至根系層(10-15cm),避免表面濕潤;夏季高溫早晚澆水,冬季中午澆水。
每年施 3-4 次復合肥(氮磷鉀比例 5:3:2 為宜),春秋季為主,夏季少施,冬季不施。
雜草與病蟲害防治:
雜草:人工拔除或噴施選擇性除草劑(如防闊葉雜草用 2,4-D 丁酯,防禾本科雜草用精喹禾靈)。
病害(如銹病、褐斑?。憾ㄆ趪娛┌倬澹幌x害(如蠐螬、地老虎):灌根或撒施辛硫磷顆粒劑。
復壯更新:
對老化草坪進行打孔(改善透氣性)、覆沙(填補低洼)、補種(斑禿區域補播草種)。